查看原文
其他

孔院故事会 | 马西尼教授:从到中国的那一天起,一天比一天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安孔院 Author 张枫茹


//故//会

CI STORIES


马西尼教授:从到中国的那一天起,

一天比一天好



2023年4月23日下午,在欧洲汉语教学协会第四届国际研讨会的会场上,一位身型颀长、气质儒雅的教授用标准而流利的中文,满怀热情地介绍意大利的中文教学成果。他就是来自意大利的费德里科·马西尼教授(Federico Masini)。


马西尼教授在欧洲汉语教学协会

第四届国际研讨会现场


费德里科·马西尼教授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意大利中文教育家、著名汉学家,曾任罗马大学副校长、罗马大学东方学院院长,现任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他学习中文四十余年,说得一口地道的中文,发表演讲时字正腔圆、引经据典。他从事中文教学二十余年,编撰了系列中文教材,牵头制定了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大纲》。在他的努力下,中文课成为了意大利中学的规范性课程,中文教师被纳入意大利国家公务员系统,意大利中文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除了从事中文教育教学工作,马西尼教授还致力于汉学研究与中西交流,在国内外发表了有关普通语言学、中西交流史等论文七十余篇。2010年,马西尼教授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中意友好贡献奖”,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他颁奖,以奖励他在文化传播领域里做出的卓越贡献。


作为此次欧汉会的延续,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有幸邀请到了马西尼教授做专访。马西尼教授从汉语学习者、汉语研究者、汉学家三个角度入手,分享他的中文教学与研究的经历与经验。



孜孜以求的汉语学习者


19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意大利共和国正式建交。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受中国政府邀请,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这部纪录片曾让很多欧洲人对中国有了初步印象,其中就包括当时才十几岁的费德里科·马西尼。“最开始因为什么对中国感兴趣,这个我不太记得了。有点儿印象的是当时有个国内外都非常有名的纪录片,叫《中国》,我可能是看到了这个纪录片,对中国开始有了一点儿印象。”


1976年,意中友好协会开设汉语课程,当时才十六岁的马西尼第一次有机会接触汉语。“当时唯一可以学习汉语的地方是意中友好协会。不能去中国留学,我们只能在协会里参加每个星期两次课的学习。我们当时用的教材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教材——黄色封面的《基础汉语》课本。”


197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基础汉语》


作为中意建交后最早的一批汉语学习者,马西尼教授在有限的语言学习条件下一边摸索一边学习,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缺乏语境和教学资源。“1976年是一个意大利人教我汉语。当时意大利基本没有华人,罗马没有华人开的饭店。我是学了一年汉语之后,才看到了一个中国人。现在我给学生讲这个故事,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了克服缺乏语境的困难,马西尼教授和他当时的同学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寻找与中国人交流的机会。“所以我和一个同学做的事情是,到离大学不远的中国驻意大利使馆门外,等里面的人出来,跟他们打个招呼,说‘你好!你好!’,看看他们怎么回答。但他们基本上都不回答,因为当时他们跟意大利人没有什么来往。这些从使馆大门内出来的中国人是我最早看到的中国人。”说起这段经历,马西尼教授不禁莞尔一笑。


高中毕业以后,马西尼进入大学学习。马西尼教授当时学习的是哲学专业,学业之余他依然找时间旁听汉语课,而这时,他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开始学习汉语之后,我发现最大的困难是发音和汉字。发音方面,送气不送气、声调和鼻音,这三个是最大的困难。现在这三个困难也是我们的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但是我们当时没有什么录像带、没有中国老师,你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汉字呢,我们只能手写汉字。当时也没有什么软件,没有电脑和手机,我们只能用笔写汉字。再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最初以为最难的这两点——发音、写字,其实还不是最难的,词汇、语法、句型表达方式,这些才是汉语最难的地方。”


虽然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马西尼教授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1983年,马西尼教授来到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的前身)进修,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我第一次去中国是83年。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中国已经不像纪录片中那样了,不过跟同年代的意大利差别还是蛮大的。83年的中国跟83年的意大利是两码事,80年代的意大利正处于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所以去中国的第一印象是中国比意大利落后。而且,我们当时住在北京语言学院,当时算是北京的郊区,大概是现在的中关村那一片儿,当时还是很偏僻的,周边都是农田,没有地铁,只有公共汽车可以进城。所以会感到跟意大利的差别很大。”


马西尼教授1983年赴中国学习,1991年回到意大利。此后,他常往返于中国与意大利之间,亲眼见证了中国四十多年来的飞速发展。马西尼教授表示,他对中国的发展印象“非常深刻”——“我从83年到91年一直在北京,这一段时间将近十年,中国的变化很大,而且这些变化都是我亲眼看到的。从九十年代开始,到2019年,我基本每年去中国两三次,所以我每年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变化。”


当今时代与马西尼教授学习汉语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科技的发展为语言学习带来了便利。马西尼教授认为,现在的汉语学习者应该好好利用这些时代的便利学习汉语,其中,重要的是学会利用语言环境学习汉语。“今天和过去比,各方面变化都很大。我们当时在意大利一点儿语境都没有,所以我们只能将汉语作为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来学习。现在国内国外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语言环境。如果你在中国学习汉语,自然处在一个完全真实的汉语语境中;而现在在国外学习的学生,也有一些‘小语境’:有中国老师、中国同学、中国朋友,有各种各样的视频、录像等。所以,即使没有一个完整自然的语境,现在的情况也更有利于汉语学习。”


除了学习的语言环境,马西尼教授还提及了当今年轻人使用的符号表情,他表示,这些新事物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汉语的表意存在形式。“现在年轻人用的那些emoji,那些表情,那是一种符号、一种不考虑发音、语音的符号。这个概念对学习汉语也非常有利。现在的学生,因为有这个表情符号,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符号,对文字符号会产生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了解相应汉字的写法会有帮助。”


马西尼教授最开始只是对汉语本身感兴趣,而后,他将语言作为一把钥匙,开启了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大门。“我在研究中国的时候,是把语言作为一把钥匙以进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我主要研究明末清初阶段的西学东渐。如果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什么铁道啊、铁路啊、新闻啊、报纸啊……这些词汇都与中西交流、中国与日本的交流有关。所以我的明清研究大多都是依靠语言来研究、体会的。第二把主要的钥匙是文学。当时学了四书五经之后,我把主要的明清文学著作,比如《三国演义》《三言》《拍案惊奇》等都看了,还把它们部分翻译成了外文。我主要就是靠阅读这些著作,来体会和理解传统的中国文化。”


到今天,马西尼教授学习汉语已有四十余年,汉语已成为他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几乎每天都会跟中国同事交流,看中国书籍和资料,用中文写邮件,而且仍然坚持学习汉语。“我们每天听新闻,看报纸,比如《人民日报》之类的,尽量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对他来说,汉语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工作和生活的工具。


马西尼教授认为,“能说汉语”和“说好汉语、说地道的汉语”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但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本身就是说好汉语的秘诀。“说地道的汉语,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甚至遥不可及的目标,你一辈子只能‘在路上’,你的汉语永远不可能地道得跟中国人一样。但是这中间的距离可以缩短,这需要我们通过对汉语的兴趣和不断的学习来实现,不停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是这样理解的。”


不断精进的汉语教师


马西尼教授曾师从许多优秀的汉语教师,这对他的汉语学习、研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给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中国老师叫白玉崑,他曾在罗马大学工作。虽然我不是他的学生,但我在课外跟他学了很长时间的汉语。他本人的素养是非常好的,他对每个词汇、每个句型、每个声调都解释得非常仔细,是非常有文化素养的一个人。第二位是在中国国内的一位老师,他后来成为了非常有名的语言学家,叫陆俭明。陆俭明教授和他的夫人是我在北大认识的,当时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了一个学期之后,转到北大中文系学习,上了陆俭明的课,从那之后我跟他就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也来过一次意大利。他采用的教学法跟第一位老师完全不同,陆俭明是一个很腼腆的老师,说一句是一句,所以你只能靠那句话学习。不过他每一句话都讲得非常清楚,一个问题,他即使不多于一句话,也能解答得非常清楚。中国老师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这两位教授。”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两位令他印象深刻的教授。一位是朱德熙教授,他是陆俭明教授的老师,是北大中文系非常有名的一位老师。“朱德熙星期六上午有一些研究课程,上这个课程的主要是他的学生,但他也允许我们去旁听他的课。还有一位是王力老师,我到过他家两次,我当时正在研究一些课题,通过一个老师的介绍,我去他家向他请教。”


马西尼教授认为,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因材施教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第一个要点是能够了解学习者是谁,老师都要灵活看待教学对象,对象是成人还是儿童?国内的儿童还是国外的儿童?有多少学习时间?他来上课,是爸爸妈妈要求的还是他自己主动的?这些事情你必须了解,尽量了解,不然的话你当不了好老师。你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如何,了解到了学习者的主要情况之后,你就可以慢慢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如果学生动机不强,你还得想办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动机,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汉语水平。”


在马西尼教授的认知里,语言本身从来都不是学习的目的,把学习融入生活才是目的。“作为一个汉语老师,你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你的学生学好汉语、学地地道道的汉语?如果你的目的是这个,你作为一个老师会失望,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达不到这个水平,对吗?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你的目的是给学生留下对汉语、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尽量丰富的知识,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够了。你的学生当中大部分都不会把汉语作为他们的专业,他们以后会成为医生、工程师、律师……他们可能会在他的生活中见到中国的医生、中国的律师、中国的工程师,因为学过汉语,他们不会感到对方很陌生,而会感到与那个人距离很近。如果能给学生留下这样的影响,你就算是一个成功的老师。汉语是一种技能,要通过这种技能来生活、来学习其他事情,学习汉语就是一个把这个技能运用得越来越熟练的过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马西尼教授结束在中国的学习回到意大利后,也成为了一名汉语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里,他根据学生情况更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学相长。“我基本上一辈子都在教学,基本上每个年级的课都上过。我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了解到我自己已经走过的这条路——把语言作为一把钥匙,来了解中国文化。”


对于中国文化的教学,马西尼教授也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人问我汉语难不难?我都说汉语不难。所有的语言都不难,但也可以说所有的语言都很难,主要是看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程度。西班牙语非常难,但与意大利语很相近,所以对意大利人来说,就属于好学的语言;汉语,与意大利语距离很远、区别很大,所以母语为意大利语的人学习汉语就很难。”针对汉语和意大利语以及文化背景差异大的特点,马西尼教授从自身的学习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学习文学来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让学生谈谈中国的婚礼传统,学生可能一无所知。可是如果你给他们看一篇相关的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就不一样了,你问他们,你觉得那个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他用这些词汇呢?他们就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也会让学生描述文章背景,然后从这个角度来了解和体会中国文化。比如说鲁迅,我让五年级学生学习鲁迅的《呐喊》,翻译成意大利语给他们读一遍。而读短篇小说《祝福》,你从每一句话都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


课堂上的马西尼教授


在教学之余,马西尼教授针对意大利学生的特点,编纂了一系列意大利汉语教材,如《意大利人学汉语》《我们说汉语》等,将自己不断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写入教材中。马西尼教授认为,在中国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和意大利本土老师的合作“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教材编撰的过程中,他十分注重融合不同老师的教学经验。“我编了大概三四种教材,这些教材都是我与三种不同身份的人合编的:第一种是中国老师——在国内培养的、有国内教学经验且母语为汉语的中国老师;第二种是在意大利工作、生活、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汉语为母语的老师;第三种是我们老外。这三种人在一起合作,编辑汉语教材。”


 马西尼教授编写的教材《我会说中文》


在马西尼教授的积极推动下,中文教师被纳入意大利国家公务员系统,他还牵头为意大利教育部制定了《高中汉语教学大纲》,将中文课变成意大利教育体系中的规范性课程。提到《高中汉语教学大纲》的编纂,马西尼教授表示,教学大纲能够帮助他们把中文变成一门规范性的课程,但是完成大纲制定的计划不是学习的目的,要在参照大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教学技能,因材施教,灵活处理。“我们不能把大纲当成‘圣经’,它只是一个参考文件、一个教学标准性文件。当然,我们必须有规定,但是我们不必完全按照这种文件来教学。我们应当把它作为参考资料,参考这些大纲开展教学。”


对于教学大纲的使用,马西尼教授也有其独到见解。他认为在基础汉语阶段,应当缩小国内外不同大纲的距离。“我们应当把国内大纲和国外大纲的距离缩小。我觉得基础汉语阶段按照大纲进行教学是有利的。”而在更高级的汉语学习阶段,大纲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本土化特点。“比如说程度补语、动词补语、趋向补语等等,这些补语什么时候学习,这个需要因地制宜。这些事情也跟学习者的母语有关系。比如形容词谓语句,‘这本书好’还是‘这本书很好’,这句话对一个意大利人很难掌握,因为‘这本书好’有比较的意义,这对我们的外国学生是一个很难掌握的语法点。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把这个形容词谓语句教得晚一点,这样才能适合当地母语者学习。”教师对于大纲的灵活处理,可以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笃学不倦的汉学家


马西尼教授从普通语言学专业毕业后,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此后,他慢慢开始从事汉学研究。“从哲学到中国汉学的主要桥梁还是语言文字。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不过我是普通语言学专业(General Linguistics)毕业的(在意大利体制里,普通语言学专业是在哲学课程里),所以我就在北师大研究中国语言学。学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慢慢开始从事词汇学研究,我第一项研究是关于“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为此我还专程去王力教授家请教,因为我知道他在法国留过学。第二项研究是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此后,我开始转向中西交流研究。《意大利与中国》这本书最近再版了,这本书原来是用意大利语写的,90年代末被翻译成汉语,1997年由商务艺术馆出版。”


《意大利与中国》,20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马西尼教授看来,汉学主要涉及的是外国人怎么看待中国文化的问题,这为研究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汉学主要涉及外国人怎么看待中国文化,这个其实是一个周边与中心的问题。西方人是从周边看待中国,而中国人则是从中心看待自己。作为一个汉学家,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能仅限于一个角度。”


马西尼教授认为,汉学家不仅要学习汉学的相关知识,还应跨学科学习。他希望汉学家能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一起,从各个角度来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国,为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的中国。“过去的汉学都只研究哲学、中国文学。现在很多不同领域的学者,比如说科学家也成了汉学家。Joseph Needham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科学家,能从科学这个角度去研究中国科学发展史。还有物理学家、数学家等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可以参与汉学研究。各个国家对人类的文化发展都有他自己的贡献。如果你忽略别的国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好学者。”


马西尼教授


从1976年开始直到今天,马西尼教授学习中文、研究中文、教授中文,这条路他走了将近五十年。他说,在这条漫长的中文之路上,他从未感到厌倦、从未想过放弃。“从来都没有。从我到中国的那一天起,从没有上坡,都在下坡,一天比一天自信、一天比一天乐观。我知道‘下坡’在中国是不好的意思,不过在意大利语中是指发展,是完全相反的意思,我在这里特意使用这个比喻。当然,从事这个工作以及去中国,我也有感到害怕的时候,害怕自己不喜欢,害怕自己做不到。如今看来,从到达中国的那一天起,都是‘下坡’,一天比一天好。”


回顾自己的中文之路,马西尼教授总结道:“没有好奇,任何语言都学不好。学习语言是开发大脑最好的办法。”马西尼教授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在语言学习中感受到好奇与快乐。他也希望汉语学习者们能像他一样,在汉语学习的路上“一路下坡”,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乐观,握紧语言的钥匙,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本文内容有修改,部分图片图源网络,其中与马西尼教授相关的图片征得其本人同意后使用。)


张枫茹


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研究生,曾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



推荐阅读

1

老枝抽芽敢争春——记第二次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教生涯

2

父子汉教接力,中非友谊绵长

3

刘希雅:“我要去中国学建筑学”

4

琴声悠悠动英伦

5

在匈中双语学校教中文:多瑙河畔的友谊之花


内容编辑:刘希 姚媛媛

美术编辑:王菲菲(实习)

点击分享+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